翡翠直播乱象时生——引人深思的究竟是翡翠的定价还是人性的善恶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帘翡翠,枕珊瑚。锦衾冰簟象床铺。 翡翠 多么唯美的句子啊! 然而在当下的翡翠行业内,想要再出现如此佳句,想必就有些"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意味了。 为何如此说呢?下面,轩哥就带着大家针对业内近期较为火热的"翡翠直播"乱象做个概述。 伴随着时代的高速发
中国有一句古话"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石,就是君子的象征,中国人佩玉的习惯从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留下了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等玉石文化,更有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和陕西蓝田玉四大名玉。
(故宫典藏清代翡翠圆雕龙龟驮瓶)
乾隆朝时期,英国派遣一名叫做马戛尔尼的使者带着大英帝国的礼物来拜访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十分高兴,赏了他一支雕工精细的白色玉如意。马戛尔始终搞不懂,一块白色石头做成的挠痒痒玩意儿,为何还被皇家视为珍宝。很多年后,一名外国人拿着一颗钻石送给慈禧的时候,慈禧也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哼了一句:"边儿去。"
中国数千年玉文化的历史之中,软玉(和田玉)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似乎对清朝的统治者们没什么用,唯有一个例外——翡翠。
红翡绿翠
翡翠原产于南亚的缅甸山区,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并不被我们的祖先当作传统的制器原料。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有"腾越出碧玉"的说法,这里的碧玉其实就是翡翠,在明清时期,缅甸产翡翠的地区其实是受我国云南的腾越所管辖的。
(故宫博物院·清代福从天降摆件)
在清朝以前,中国贵族对翡翠兴趣寥寥,我国明朝的墓葬之中极少发现翡翠玉器,西汉到宋代的数万件出土器物之中都没有出现过翡翠。
明朝徐霞客在游记之中记载了永昌的友人曾经送给他两块翡翠,做成了两印池两杯子,雕刻价钱为一两五钱,徐霞客称它们为"翠生石。"
"一石白多而有翠点,而翠色鲜艳,逾于常石。人皆以翠少弃之,间搪档上司取索,皆不之用。余反喜其翠以白质而显,故取之。潘谓此石无用,又取一纯翠者送余,以为妙品。"
从徐霞客的记录之中可以看出,当时云南腾冲已经有了很多翡翠原石,人们觉得翡翠白多翠少,并不觉得它们稀奇,徐霞客的好友也觉得这种石头无用,随手拿了一块纯翠色的送给徐霞客。见多识广的徐霞客,对翡翠是单纯的喜好,无关乎价值。
那么翡翠之名从何而来呢?
翡翠,来自于古代一种鸟类的名字,它们生活在南方,毛色艳丽,雄鸟是红色的,被称为"翡",雌鸟是绿色的,被称为"翠"。古人常用翡翠来指代鲜艳的颜色,也就是翡红和翠绿。清代宫廷之中,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品的原材料进贡到了皇宫之中,与此同时,大量的缅甸翡翠也进入皇宫之中,嫔妃们非常喜爱,因为这种玉石大多是红色和绿色的,所以人们便称它为翡翠,这名字也渐渐流传到了民间。
(清·金质累丝嵌翡翠镯)
翡翠在中国的流传历史,徐霞客只能算是贵人之一,但他的文字没有给翡翠带来多么大的附加值。真正将翡翠从民间带到皇宫,经过皇家包装之后大红大紫的,还是乾隆和慈禧。
清代翡翠文化
清朝,特别是乾隆皇帝时期,是古代玉器和玉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而翡翠,便是在清朝时期扭转乾坤,从一般的玉石成为宫廷瑰宝。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记载,在他幼年,翡翠只是一种新奇的美石,人们根本不将它看作是玉石,而在乾隆朝中后期,人们却将其视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乾隆时期是翡翠的关键时期,乾隆皇帝对翡翠的喜爱,直接让它身价百倍,从不起眼的美石成为人人争相选购的玉石精品。
(明清翡翠 故宫博物院)
翡翠的流行,和新疆战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和田玉石进贡的路途被中断,翡翠才有了取而代之的机会。乾隆中后期的,在乾隆的带领之下,八旗子弟贪图享乐,互相比阔气。翡翠因为颜色丰富、喜庆,成为当时皇亲贵族们喜爱的装饰用品。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更是迷恋奢华的珠宝玉石,她追捧翡翠,让翡翠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相比于其他的颜色,慈禧太后尤其喜爱娇艳华贵的绿色,且不断向织造、盐政和各地海关传达,要求上贡。翡翠珍奇也在这段时间源源不断送到了慈禧的宫中。清宫旧藏的翡翠质地大多是老种翠料,我们现代人喜欢的水头足、玻璃体的翡翠反而是难得一见,这和慈禧的个人偏好也是密切相关的。
清代宫廷女眷佩戴首饰有着严格的季节性,有"冬戴金,夏戴翠"的说法。在春季天气转暖之时,宫中嫔妃们就已经将自己的翡翠首饰准备好。美国画家卡尔曾经为慈禧画过油画像,正值春末夏初的时节,慈禧身穿盛装,佩戴的除了象征着皇权的东珠首饰之外,就是翡翠饰品了。
清朝中晚期,云南、贵州每年要向宫廷进贡数吨或者数十吨的带皮翡翠原石,宫中造办处的雕刻师们会选择其中最佳的为后宫嫔妃们雕刻首饰。
翠色迷醉“俏色”雕刻制作成器的翡翠,开采与使用历史约400年
“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玉雕是门大学问,历代玉雕师也都传承着:“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样一个道理。 翡翠在乾隆朝早期到中晚期的短短五六十年间就从鲜为人知的一般玉材一跃成为价值超过和阗美玉的“玉石之王”了
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或者是民间收藏家手中的清宫翡翠器具,大部分还是慈禧所用的扁方、玉簪、耳坠、戒指或者手镯。说明在慈禧时期,翡翠已经成为了称霸宫廷的玉石新贵,清朝翡翠文化的成就者就是慈禧。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碧玺翡翠花簪)
慈禧珍爱的翡翠白菜,现在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之中,成为这里的镇馆之宝。而根据慈禧心腹太监李莲英所作的《爱月轩笔记》之中记载,慈禧最喜爱的是一对翡翠西瓜,这件珍品在当时价值500万两白银,慈禧将它们锁在橱柜之中,派人看管,死后还将它们一同带进了东陵之中。不过后来孙殿英盗取慈禧墓葬,这对翡翠西瓜便不知去向何处。
故宫翡翠典藏
故宫博物院之中的翡翠器件约有数百件,这个数量和和田玉是不能相比的,不过这已经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旧藏翡翠最多的博物馆了。
清朝宫廷的首饰形式多样,纹样吉祥多变,精致繁复。今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翡翠饰品之中,一部分为翡翠雕件,一部分为翡翠镶嵌首饰。翡翠雕件可以直接佩戴或者以丝线穿成珠链佩戴,虽然翡翠在中国流行的时间并不如其他的传统玉石,但是其雕刻工艺深受中国传统玉文化和玉雕题材的影响。而翡翠镶嵌首饰,则是取"金玉交辉"的吉祥寓意,典雅贵气。
一枚小小的挖耳簪,全长不过23厘米,以翡翠镂空雕刻而成,小小一片翡翠上聚集了祥云、蝙蝠、双鱼、万字和多种吉祥纹样,寓意着"吉庆有余,万年长青。"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翡翠镂空双钱鱼纹挖耳簪)
这枚翠玉透雕盘龙头簪是由一整块翡翠雕刻而成,是慈禧生前极为喜爱的发簪。精雕细琢的龙身,以东珠镶嵌眼睛,佐以精巧的红宝石,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末代皇帝溥仪曾经捐赠给沈阳故宫一支同样的玉簪残件,它们本是一对。
(故宫博物院·清代翠玉透雕盘龙头簪)
另外,清宫翡翠摆件和餐具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器形比较大,所以高翠的作品相对较少。
翠鱼式盒,看起来是一个摆件,其实是一枚首饰盒。鱼身其实是两半相扣的盒子,身上雕刻的细鳞片清晰可见,鱼身上镶嵌有艳丽的红宝石,打开盒子之后,可见乾隆皇帝所写的御诗《咏痕都斯坦玉鱼》。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翡翠嵌珠宝鱼式盒)
翡翠青蛙跃荷,故宫收藏的翡翠作品之中慈禧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枯萎的荷叶镂空雕刻而成,灵动轻盈,细细密密的网状脉络极其考验雕刻者的技术,一只小小的青蛙在荷叶之上将跳未跃,生动有趣,是一眼难忘的精品。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翡翠青蛙跃荷)
翡翠碗也是清代餐具之中独特的的一种,在清代之前,皇宫之中多用玉碗,乾隆时期的玉碗数量庞大,有的甚至还刻上了乾隆的诗句。翡翠碗的造型和玉碗相似,碗口略大,碗身比较薄,对称均匀。
即便是在清朝,翡翠的加工工艺也并不发达,一只翡翠碗的成品率仅有两成,也就是说要做成这样一只碗,就有四只相同的翡翠碗在加工过程之中被损坏了。一只碗需要几十公斤上好的翡翠原石,所以看起来普通的翡翠碗,其耗损是巨大。
结语
人们都说,故宫里的珍玩,八成都经过乾隆和慈禧的手把玩过。慈禧的长春宫之中曾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翡翠,慈禧对翡翠的狂热喜爱,带动了当年翡翠在中国的流通。
(清代·翡翠白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今天故宫收藏的各种清宫翡翠器物,大到摆件、餐具、文房四宝,小到首饰、挂件、鼻烟壶,所用的材料都是难得一见的大块原料,精雕细琢美不胜收。
清朝中晚期,翡翠由石变玉,价值由低到高,由民间走向宫廷,人们对它的追捧一直流传到今天,乾隆和慈禧功不可没。
本文源自头条号:木剑温不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翡翠公盘买下的翡翠原石,切开全是裂,看到成品后只剩满满的心动
平洲吉玉公盘,规模宏大,吸引了各地玉商的热情参与,作为行业的风向标,翡翠原石公盘历来受到众人瞩目! 这是今年吉玉公盘的新鲜货,从朋友那里拆两个手镯芯子。料价今年是真贵,谈了两天才谈拢。 底子很清,散棉多,质量其实不错。 不想扣蛋面,也不想挖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20399.cn/?id=1687
- 转载请注明: 翡翠掌柜 于 99翡翠网 发表